零点看书 - 言情小说 - 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在线阅读 - 第三百四十八章 意料之外

第三百四十八章 意料之外

    有说江智远越级上折子哭穷,将原本就没有这么厉害的灾情夸大,可心可诛;

    有的说若真如江智远所述辖下受灾严重,说明他治县无方当重重查办。

    倒有一两个觉得江智远为民着想,为民请愿值得嘉奖。

    朝堂之上,众说纷纭,皇帝看着他们争辩得热闹非凡也不阻止。

    表面看什么情况都没有。

    事实上,他在生气。

    很是生气。

    同样是暴雨浸蚀,同样是宜安州府所辖之地,为何单单只有一个宜昌县才受灾如严重。

    其他的州县都是没有人。

    甚至只听人说有暴雨,托皇上的福,民众安居乐业并无影响,真要说影响的话,就是有些人暴雨之后上街摸鱼。

    当时看到这样的折子他心里还乐了一下:只有下河摸鱼的道理,哪有上街摸鱼。

    内侍解释说暴雨之后,河水上涨,鱼儿跟着水游到了街上,洪水退却之后却没来得及退下,所以就是街上摸鱼了。

    这倒是丰收的景象。

    当下也就将这样的折子放在了一边并未再理会。

    如今看来,所谓的洪水上涨不仅仅将鱼游到了街上,更是将房到也冲毁了。

    宜昌县沿河两岸的房子都被冲垮了,来不及跑的人或死或失踪。

    所谓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几乎也就是能死来论断了。

    真正是岂有此理,姓赵的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谎报灾情,这才是真正的其心可诛。

    还有那些县郡,官员都是瞎的,同流合污,装聋作哑,不管百姓死活,只管自己虚假的功绩。

    可恶,真正是可恶至极。

    “来人,传旨:宜昌县受灾严重,着令减去赋税三年;知县江智远在这三年之中不得有任何升迁,务必安抚民众,抓紧生产,以让灾民尽快恢复原貌……”就在朝臣议论纷纷之时,皇上站在金銮殿上下了这样一道圣旨。

    减赋税三年,似乎是捞了很大的一笔好处。

    三年不让升迁,哈哈,这个蠢蛋江智远终是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对啊,怎么只有宜昌县减免,整个宜安州府都是受了灾的。

    要减就得多减,这样才能体现皇恩浩荡。

    “朕还没有年老眼花,这折子上可是写了暴雨并未造成什么伤害,相反民众们以上街捉鱼为乐。”皇帝将一本折子重重的摔在了大殿上:“是你们欺君瞒上,还是朕看走了眼?”

    “臣等不敢!”提出这个建议的大臣恨不能将头缩进裤裆,该死的,他怎么忘记了之前姓赵的上的折子是说没有受灾啊!

    “退朝!”就在那大臣骂了赵知府骂江智远,还不知道皇上怎么发落自己时,内侍尖叫着退朝的声音振救了他。

    这一下,众人都明白过来了,皇上是真的生气了。

    而赵知府说没有受灾完全就是假,为了是显示他治下的平安稳定吧。

    哪知道,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江智远直接将他给卖了。

    皇上不仅没有治他的罪,还出人意料的给他减了赋税。

    三年啊,所得收益将不少,真正是亮瞎了所有人的眼,让人羡慕嫉妒恨!

    有这三年的缓和期,受再大的灾也能活过来。

    绩效自然也会大幅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江智远这号小人物在皇上那儿挂了号,时不时的会被人想起。

    这一点其实没人知道,皇上还真的想起了江智远这号人物。

    当年的新科状元啊,稀里糊涂的就去了那么一个知县当芝麻官。

    “皇上,奴才听闻江状元是前任宜安州府江知府之子,祖籍正是宜昌县府,或许是为了报答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所以才回去当了知县。”内侍十分讨好的说道:“您看他是土生土长的宜昌县人,乡亲受灾感同深受,不仅能做好善后工作,更是敢冒大不讳之精神直接上书皇上替灾民请愿,此子为乡亲所做之事可尊可叹。”

    皇帝点了点头。

    “此子倒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自此,皇帝将江智远记在了心上:“以后每年让他给朕亲自上折子说说宜昌县的发展情况。”

    江智远接到圣旨的时候带着一班衙役重重的嗑了三个响头。

    “谢主龙恩!”心里却是狂喜不已,皇上不仅没有怪他,真正给免了赋税不说,还免了三年。

    三年之中的发展一五一十的向他汇报。

    这简直太让人惊喜了!

    皇上是一个明君啊!

    马如月见他从县衙回到后衙都还处在激动之中,实在没忍住沷了一盆冷水。

    “我说江大人,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附。”马如月道:“你越级上折子给皇上的事已经得罪了赵知府,这是其一;其二,整个宜安州府都受了灾,唯有减免了你的宜昌县,你已然成为众知县的眼中钉,嫉妒;其三,皇上既然减免了你的赋税,你要是做不出个成绩来,三年之后就是秋后算帐,让你哭都找不到地儿去。”

    “如月,你也小看我了吧。”江智远对此却是有着机大的信心,这都是马如月前期给予开解的原因:“百姓不用交赋税,安安心心的发展生产,自然就能将事情做到事半功倍。而我江智远为民请愿,也得了民心,发展什么事应该能得到响应。接下来的三年,才是我大放异彩的时机。”

    行啊,挺有远见的。

    “那就祝你好运。”马如月淡淡一笑。

    不管怎么样,这一次上折子也是一次试金石,试出了皇帝并不是那昏庸的主。

    孰是孰非,站在庙堂之上都能分清也实属不易了。

    得了皇上要亲自检查成效的命令,江智远变成了拼命三郎。

    将每月的初一十五定为了审案时间,其余的日子都深入了到了民间。

    察看灾民重建情况,指导灾民注意防洪防灾;监督生产是否顺利进行,各镇各村进驻县衙的人员监管。

    这些人,多半都是衙役,他们的家住那里就安排在家里,由他们负责监督生产。

    “容不得半点马虎,皇上是睁大了眼睛看着本官的绩效的;本官别的事也不做了,就睁大眼睛盯着你们。”江智远觉得马如月传授的这种层层盯访的策略是极好的:“本官想要将宜昌县建设得更好,你们也有责任将自己的家乡建设好,大家加油干,拼三年,就会呈现不一样的景象。”

    “大人所得极是!”当下就有衙役开腔:“小的爹娘听说免三年赋税的时候激动得眼泪长流,说不仅有了信口命活,还有了奔头。”

    “是啊,小的听学堂里的孩子们讲一定要发奋图强好好学习,以后也像江大人一样当一个好官!”

    好官这个代名词在宜昌县就家喻户晓了。

    “真是难得啊!”马如月调笑道:“总算见着了一个青天大老爷。”

    “嗯,还是因为有你这样的幕后军师指点。”最近半年时间,江智远的脚步仗量了所辖村镇,当然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有一天一个老太太非要拉着他留饭,还说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官,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和江大夫一起吃个饭。

    端上桌的无非是几个烙饼和稀饭,江智远吃得很艰难,那已是这户人家最好的待客的。

    吃过饭后,江智远派人给这个老太太送了二十只小鸡崽,传授了养鸡崽可以多挖点蚯蚓来喂的经验。

    权当是付了饭钱。

    也有的村民见了江智远,把树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果子摘了给他解渴的。

    还有的村民知道他来了,特意跑来磕个头跪拜,感激他为民请愿。

    “老伯快起来,这是皇上的恩典,本官只不过是将皇上的恩典传达给你们罢了。”好官可以当,但是要将这份恩典当成是自己的功劳他不敢,没得会被有心之人做了文章那就麻烦。

    江智远时时刻刻记得马如月所讲的,树大招风,越是这种情况下越要低调。

    好的都是皇上给的,他只是一个跑腿的。

    这种思想一定要灌输给民众。

    否则的话三年之后会有大麻烦。

    果然,在江智远坚持不懈的灌输之下,宜昌县的百姓都知道了他们遇上的是一个心里装着老百姓的好皇帝。

    “娘,为何舅舅说皇上不好呢?”这一天晚上,一户农家正说着这话的时候,一个四五的小孩子张口就问道。

    “狗蛋不可胡讲。”狗蛋爹吓得一把将儿子的嘴给捂上,瞪着妻子道:“以后你别带着狗蛋回你娘家了,看看都教的啥?”

    这话岂能乱讲!

    大人说话,小孩子就记下了。

    “我还真不敢带他回娘家,回去连稀饭都吃不上,住处也没有。”狗蛋娘悲伤的说道:“我爹娘被房子压死了,也没有得到官府的一点儿银两支援,兄嫂带着孩子饿了三天三夜,别说喝鸡汤连粥都没能偿到,最后还是扒出被埋的粮食才得以延续性命……”

    “谁让他遇上的不是咱们江大人呢。”同样是宜安州府的人,只不过是与宜昌县二十里之邻的另一个县,那里就感觉是另一番天了。

    宜昌县每死亡和失踪的人补偿家里一两银子用于简单安葬;施粥棚足足支撑了大半个月时间,直到所有的灾民都确保有地方吃饭;而在之后的重建过程中,官府也好村上的人也罢,大家都伸出援手来帮忙。

    灾后又是发了种子让补种上。

    最后还来了一个三年不用交捐税。

    这样的救灾措施一项项熨帖到百姓的心坎上。

    “比起兄嫂,我觉得我们过的日子简直就是天上。”狗蛋娘道:“皇上是好皇上,只可怜他们遇上了狗官。”

    一味的欺上瞒下,对灾民不管不问,别说救灾估计着救灾若有钱粮早就被他们中饱私囊了。

    “好了好了,有些事心里明白就好了,不要讲出来。”狗蛋爹瞪了女人一眼:“孩子小,不懂事,真是捡话的年纪,没得惹出祸事。”

    “狗蛋,记下了,以后家里的话不要拿出来对外人讲。”狗蛋娘趁机教导道:“还有啊,听人说咱们宜昌县的孩子满了五岁就可以进学堂,狗蛋,明天让爹带你去学堂。”

    学堂是干什么的?

    读书习字,最重要的是中午管饭,时不时的还有肉吃。

    “你要是读书好,考了个头名的话,江大人还会奖励咱们家一大块肉的。”狗蛋娘摸着儿子的头说道:“狗蛋,加油啊!”

    “那我得了肉是不是可以分些给舅舅?”狗蛋闪着大眼睛盯着娘问道。

    “真是好孩子!”狗蛋娘满眼宠溺:“那狗蛋以后一定是一个有出息的。要是做官,也要学了江大人那样当一个青天大老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好官。”

    江智远不会知道,在他努力奔波的同时,在宜昌县像狗蛋一家的情况不停的在上演。

    学堂里学生子们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年纪小的是为了猪肉;年纪大的是为了功名。

    田野里,村民们起早贪黑抓紧时间翻种,各家各户都铆足了劲的干活,这三年可是不用交捐税的,干多少都收入到自己的仓库里面。

    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去!

    街道人,生意上卖力的吆喝,来来往往的外地客商越来越多。

    因为江智远给外地客商专门开僻了一个地方供他们吃住,欢迎他们来宜昌县进货发展。

    “成衣坊的生意比去年还要好上一倍。”李巧娘道:“一是周氏将自己绣功无私的传授给了绣娘们;二来恐怕是因为咱们这儿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好些人还想在宜昌县安家落户。”

    “那倒也是好事。”引进外来人员,人口增长了消费水平直线提升,经济也就发展起来了。

    不过,马如月对外人人员定居这一块还是悄悄的给江智远出了一个主意。

    “一是投亲靠友。”一个书生站在县衙门口大声的诵读着张贴的告示:“二是投资经商;三是买房落户……”

    总之,就是宜昌县也不是一个你想来就来的地方。

    有根有底,特别是家底雄厚的人是大大欢迎的。

    若是那一般的流民乞丐之类的,那对不住,你得先找一个生存之本才能定居下来,为的是能让宜昌县经济稳定社会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