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在线阅读 - 第89章 刘协的机会

第89章 刘协的机会

    刘协说道,“郭爱卿,既然你想当大将军,朕准许了。”

    说这话的时候,刘协拳头不由自主的捏紧了。

    虽然他不想答应,可是,他又不得不答应。

    好不容易等到下朝,刘协满心悲凉的回到后宫。

    想起今天李傕和郭汜丑恶的嘴脸,刘协忍不住一拳砸在了案几上,闷哼一声。

    “可恶!”

    “皇上,你要保重身体,千万不要为了那些乱臣气坏了身体啊。”

    听到这个轻柔的女声,刘协郁闷的心情仿佛舒缓了许多,转过头看着伏皇后,叹了一口气。

    “皇后,我现在还算是天子吗?”

    伏皇后微微一笑,“陛下,无论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您是天子。”

    刘协气哼哼的说道,“可是,朝廷的重要官职,他们想要就直接开口索要,从来没想过朕的感受,真是可恶。”

    伏皇后知道朝廷的状况,心中暗暗叹息,但脸上却依然是淡淡的笑意。

    “陛下,现在虽然艰苦,但总有一天,陛下一定能够重整朝纲,重震汉威。”

    刘协虽然知道伏皇后是在安慰自己,可是听到这些话,依然让他感觉热血沸腾。

    “皇后,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就好了。”

    就在二人说话的时候,一名太监匆匆走了进来,“启禀陛下,马侍中,种大夫求见。”

    刘协皱了皱眉头,坐正身姿,缓缓说道。

    “让他们进来吧。”

    没多长时间,太监领着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走了进来。

    “微臣参见皇上。”

    “免礼,二位爱卿有何事进见啊!”

    马宇拱了拱手,“皇上,现在长安饥民甚多,不知可否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听到是这种事情,刘协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马爱卿,朕知道了,等一下会让大司马去办这件事情。”

    说到这里,刘协皱了皱眉头,“马爱卿,你们还有事要说吗?”

    马宇摇了摇头,突然上前走了几步,来到桌前,将一份奏章放到桌子上,又拱了拱手。

    “陛下,这是臣写的奏章,希望陛下能仔细看看,臣告退。”

    马宇和种邵来的也快,去的也快,只说了几句话,立刻告辞离去。

    刘协将桌子上的奏章推到一边,叹了一口气,“这些奏章送到这里来,倒不如送给大司马那里省事,反正朕这个天子又不管用,哼哼!”

    伏皇后心思缜密,看着桌子上的奏章,忽然快速的收了起来,“陛下,你也累了,不如扶你去休息!”

    刘协想想也实在无事可做,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和伏皇后离开了书房。

    二人来到居住的大殿之中,伏皇后看到左右无人,伸手将那分奏章从袖中拿了出来。

    “陛下,马侍中亲自送来奏章,一定有缘由,你还是看看吧!”

    听闻此言,刘协目光一亮,急忙接过伏皇后手里的奏章。

    刚一打开,一张纸条便从奏章中掉了出来。

    刘协急忙捡了起来,只看了一眼,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但眼中却满是兴奋。

    “皇后,你快看!”

    听到刘协的声音有些大,伏皇后急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说道,“皇上,小心隔墙有耳,千万不能大意。”

    刘协急忙点了点头,小声说道,“皇后,现在西凉太守马腾率大军已经驻扎在灞桥。

    马侍中等人想要朕下一份诏书,让马腾等人来救驾。”

    看完纸条上的内容,伏皇后脸上也满是喜色,“皇上,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如果马太守能打跑李傕等人,皇上就有机会重振朝纲啊。”

    刘协兴奋的点了点头,“没错,只要将李傕等人赶走,这个天下还是朕的天下。”

    说到这里,刘协就要去找纸笔,想要立刻写下诏书。

    伏皇后却急忙摆手拦阻,“皇上不可。”

    刘协皱了皱眉头,“皇后,这可是好机会啊!”

    伏皇后摇了摇头,“万一这是有假,或者皇上写的诏书被李傕等人发现,皇上恐怕会有危险。

    诏书可以写,但一定要稳妥才行,决不能让李傕等人抓住把柄。”

    听闻此言,刘协这才想起身边的威胁,脸色不由变了变,急得在屋中来回踱步。

    “该怎么办,这么好的机会,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呀。”

    伏皇后皱了皱眉头,“为了稳妥起见,还是不写为好,只要马太守有心,应该能明白皇上的难处。”

    ……

    长安发生的一切,杨义并不知道,他只是大概知道历史的发展,但详细的还不算很清楚。

    他只知道汉天子一定会从长安东归,但具体的时间他就不太记得了。

    第二天,杨义带着几名侍卫岀府,想要查看一下陕县的情况。

    一行人来到街上,就看到无数的百姓正朝着一个方向赶去。

    看着这些百姓手里拿着的陶罐或者破碗之类的东西,杨义明白他们应该是去领粥了。

    看着这些衣着褴褛的百姓,有的甚至走路都跌跌撞撞,杨义心中叹息一声,决定去看看施粥的情况。

    在各种电视剧里,在施粥的现场里,往往会出现一些欺压百姓的情况,杨义可不希望自己的好心被这些人破坏掉。

    一行人来到施粥的街道,还没靠近,远远的就看到前面已经支起了几口大锅。

    这些大锅里热气腾腾,散发着米香的雾气布满了整个街道。

    在大锅的前面,百姓们已经排起了长队,一次准备领粥。

    有几十名士兵手拿木棍,在街道上维持秩序,如果有谁想要插队,二话不说,上前先是一棍再说。

    如果有不听之人,或者屡教不改的,直接用棍子赶出这条街道,不许再领粥。

    杨义又上大锅前看了看,发现大锅里的米汤虽然不算是很粘稠,但也算是可以了。

    而且这些施粥的士兵,个个和颜悦色,并没有什么欺压的情况,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其实,杨义考虑的这个情况,徐庶等人早就已经考虑过了,所以这次来这里施粥人员,都是早就挑选好的。

    专门从各个队伍之中,挑选了一些脾气好,又有耐心的人来施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