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在线阅读 - 183 方以智之肚量乃宰相之肚也

183 方以智之肚量乃宰相之肚也

    (祝大家六一节快乐!)

    方以智的激情讲话瞬间压住了所有的反对派,他们一时也是无法反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方以智离去。

    那他们是不是就被说服了?

    怎么可能?如果反对派能随便被一场演讲能说服的话,那还要党争干嘛?直接举行辩论赛不就完了,那不就谁辩论赢了谁就带着朝廷往哪走了?

    “还不快散去?你们这是要干什么?非得要逼得这个岌岌可危的朝堂最终散了架?要让那流寇与建奴看着我们大明朝堂都党争到要赤身肉搏了吗?要是你们平时多勤政,多做点事,让国库充盈,让国泰民安,有这么多的事吗?五城兵马司,一柱香内还不散去之人统统抓起下下狱等候发落。”周延儒也发怒了。

    听到首辅都发怒了,一些人也开始慢慢散去,终于这场双方对峙的闹剧结束了。

    崇祯在养心殿听到外面闹事时他当时就气炸了,他准备再抓几个臣子下了诏狱,砍了头,他的臣子没一个能做事的,能成事的。

    接着他听到有人不断的汇报外面的情况后,他的心情平复了下来。

    “还是方爱卿是朕的良臣啊,朕要给他加官!”崇祯一激动他就要给方以智封官。

    “皇……”王承恩本来想劝来着,但他突然想起来了崇祯不喜欢内臣干政,他就索性闭嘴了。

    “怎么,承恩,你有可要说的?”崇祯察觉到了王承恩的欲言又止。

    “皇上,奴婢无甚要说。”王承恩还是乖巧的闭上嘴。

    虽然王承恩没有说话,但是崇祯听出了他反对或提醒的意思,所以他再思索了一下。

    “嗯,那就等方爱卿立完功后再封他的官。”

    “皇上英明。”王承恩大赞道。

    有时候崇祯会干些糊涂事,崇祯是一个心志不坚定的皇帝,他可以喜欢一个臣子掏心掏肺,他也可以恨一个臣子对他千刀万剐。

    比如袁崇焕,崇祯有多喜欢他就有多恨他。喜欢他才让他统领辽东事务,恨他才将他千刀万剐。

    比如杨嗣昌,崇祯被杨嗣昌的剿匪计划说的心服口服,但剿匪失败后,杨嗣昌被逼自杀身亡。

    当然,还有,像卢象升、孙传庭,喜欢他们时称他们是国之重将,不喜欢他们时反复的打入诏狱。

    杨嗣昌死后立马就轮到了陈新甲,说他是为崇祯背了黑锅嘛,好像也是,说他无能吧,确实也没有打赢过一仗。

    等等崇祯一系列的弱智之举,兵部尚书他明着杀了好几个,逼死又是几个,首辅也杀。

    崇祯这种喜欢你就跟你掏心掏肺,一旦不如意就千刀万剐的性子,怎么可以是当皇帝该有的性子?

    你要说他不听臣子的话吧,他也是很听的。比如撤邮驿这种事,比如削弱锦衣卫与东厂这种事,比如说撤掉太监监军这种事,比如听信臣子催促洪承畴去解锦州之围最后导致辽东最后十三万精兵丧失这种事,比如说听信臣子说助饷有违天和导致他的儿子夭折所以杀了首辅薛国观的事……

    正是崇祯这种心志不坚定的做法把朝堂的君臣之心搞得离心离德。

    祖大寿为何两次降清?当年祖大寿为袁崇焕提头担保,但崇祯怎么做的?说千刀万剐真千刀万剐。

    祖大寿也怕啊,怕崇祯哪一天突然把他祖大寿给剐了。

    洪承畴为何一开始抱有死志,后来投降了?他心有不甘是真,但这崇祯皇帝某些做法让他这样的臣子去殉道他觉得不值当,不是明君。

    像这次,如果不是王恩提醒估计崇祯又要干无功便封官的事了,这样没有根据随便提拔官员你让其他官员怎么心服?

    不信服他们就要攻击与挖被提拔官员的黑料,一挖,你崇祯又觉得提拔的这个官员真让人伤心了,然后杀之。

    这就是崇祯不懂帝王之术,如果你真喜欢某个大臣,你就尽量不要把他推出来接受大家的攻击,如果他天天要与其他人进行党争了,哪还有心思做得好国事?

    等这个大臣用功绩让其他的反对派闭嘴了,你再把他提到重要位置,这样他既有皇恩又有政绩,这才能够让众臣子心服口服。

    崇祯看着王承恩的跪谢他眯了眯眼,没说啥。

    “这个周延儒也是可以的,有点首辅的担当。不过,今天闹事之人该处罚还是要处罚的,去,让内阁出一份处罚的奏疏来。”崇祯让王承恩去通知内阁。

    然后他继续开始工作,只是没一会儿,王承恩又回来了。

    “启禀皇爷,方以智请奏不追究今日闹事之人。他言,如今朝堂党争过盛,若再处罚相关官员只会激起更大的矛盾,实为不智也。朝堂的和气与团结不能用重典为之,合理争论不受处罚众臣才会团结。”王承思一字不落的把方以智的话转述了过来。

    “嚯,好,好,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去,把刚才方以智之话以塘报方式传出去,希望大明朝堂上下要和气团结。”崇祯赞同道。

    “是,皇爷。”王承恩也是佩服这个方以智的,气度非凡啊。

    只是他听说还有一个气度更非凡的,但是在安南。

    谁说大明没有人才的?可惜一直未能被皇帝所用而已。

    “密之,你这招妙啊,他人闹事者你容之,这便取德之高地也。”周延儒称赞道。

    “首辅大人,以智非想着与他们争,而是想着朝堂不能再争了,再争下去这……后果不堪设想啊。”方以智苦笑,他发现整个大明朝堂上下能明白他心的真的没几个。

    如果他不是复社领袖之一,怕是这周延儒与江南士子们也会支持他,估计行事会更为艰难。

    比不得安南啊,想想安南上下之风气,唉,大明何时能如此?

    方以智心中暗叹。

    “会长,你看,这……这方以智确实是个能人啊,现在怎么办?”一处商会内,几个商会的领袖在商讨。

    “还能怎么办?给南方去信,让海盗行动起来。”这个会长狠狠的拍了下桌子。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东南沿海的海盗们如今是个个抱头窜鼠,无所遁地啊。全被那些中华民军中的水海军打着实战训练的名义,把他们当猴溜。

    抓了放,放了抓,钱财全刮走,留下口粮逼他们反抗,特他妈的不是人干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