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鲸梦在线阅读 - 第93章 太和号

第93章 太和号

    赵景富和王庄羽等大批的工人站在船台四周,犹如看着自己的孩子远行一般,心中有无数的牵挂。

    钢铁巨靴的四周悬挂着无数的彩旗和飘带,打扮得好似出嫁的新娘,周围建造它的工人们就是那些心中既高兴又有些失落的父母。

    看着即将离去的孩子,明明知道它即将会迎来更为灿烂的高光时刻,依旧无法放下那些不舍。

    没有强大动力的钢铁巨靴只能依靠拖轮的力量前进,拖轮守护神一样时刻关注着它的安危。

    轻车熟路的水手们在露出水面的浮筒上忙活着,巨大的浮筒在他们看来就好像宽阔的船体一般,没有丝毫的狭窄感,在百米长的浮筒加上巨大的立柱面前,这些拖轮看起来犹如一个个小小的玩具。

    工人们盯着水手的一举一动,生怕他们的某一个动作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损伤,甚至还有人在那里高声呼喊,不耐其烦地絮叨着各种注意事项。

    水手好像早就司空见惯了,没有任何回应的依旧不紧不慢干着手中的活儿。

    当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好之后,伴随着几声沉闷的汽笛声响起,又是一阵热烈的鞭炮声响起,这是送行的祝福。

    四艘拖轮部署在船体周围,十余条缆绳相连,伴随着拖轮发出巨大的声响,雪白的浪花随即涌向了四面八方,掀起了一道又一道的涟漪。

    在拖轮的带动下,钢铁巨靴慢慢离开了船台,朝着合拢船台方向进发。

    送走了这只庞大的钢铁巨靴,工人们有些留恋地望着海面,只有海鸥还在继续跟随着这个庞然大物缓慢前行,一切辛苦在那一刻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

    “走吧!走吧!”赵景富拍打着身旁的徒弟们,“我们以后日子里还会有更多这样的任务,这仅仅是开端而已!”

    随着工人们恋恋不舍地离去,钢铁巨靴在海水中飘然而行,缓缓而动,远处高高伫立的起重机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披红挂彩的就等着蓝鲸号的各个部分到来。

    作为此次蓝鲸号建造最关键的部门,合拢船台的地位毋庸置疑,为了保证合拢的精度和安全,以张宇杰为首的蓝鲸号建造指挥部成员早就在几天前就已经多次来到这里检查工作,包括秦世朝教授在内的顾问们也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建议。

    为了这次合拢,四叶草的主要设计工程师们几乎倾巢出动,这是福海集团内四叶草设计部第一次完全自主进行详细设计的超大项目,而且提出了许多别具一格的设计内容,这些设计能否顺利实现结果,就等着接下来的合拢了。

    冯晨一作为设计部四叶草的主任设计师,自然也必须前来担负起技术支援工作,只不过他是跟着海龙船厂建造部分来到合拢船台的。

    海龙船厂建造的部件,从规模上看比丰阳船厂要小一些,但是更加的复杂,特别是各种的设备安装,占据了船厂大部分的工期,这也需要设计工程师与船厂方面的相互配合。

    早在丰阳船厂的蓝鲸号下船体建造完工前两个月,冯晨一就已经来到了合拢船台,对船台的各项措施进行准备工作。

    按照预定的计划,等到下船体抵达之后,北风船厂建造的上层甲板和海龙船厂的构件共同组成的上船体,就会被整体提升数十米,然后与钢铁巨靴一样的下船体合拢,最后组成蓝鲸号的最终形态。

    担任这个最重要任务的就是福海集团拥有的世界起重能力最强的桥式起重机。

    太和了。

    这也是当初福海集团最终决定分部建造的最强大保证。

    冯晨一从小在船厂长大,印象最深的除了那个建造出来的巨轮之外,就是伫立在船台上的那座超大规模的桥式起重机,高大的身姿鹤立鸡群,不仅在船厂,在整个龙滨海岸线上也算是擎天柱一般的存在。

    自从太和了建成以来,早就成为了许多船厂子弟仰视的对象,冯晨一自然也不例外。

    此时,作为蓝鲸号主任设计师的冯晨一正站在太和了的最顶端,吹袭着海风,俯视着偌大的船厂和一望无际的海面,举目四望龙滨的美景尽收眼底,广阔海面上千帆竞技,巨轮遨游,一派壮观的景色。

    只是冯晨一现在没有时间来欣赏眼前的美景,太和了的负责人正在为大家讲解整个起重机的情况。

    虽然冯晨一对太和了非常关注,甚至每天都能够见到,但是也仅仅知道这是一座实力强大的起重机,具体的情况并不知晓。

    这一次,起重部门的负责人将所有的工程师都请过来,详细讲解了一下太和了的情况,让大家对这件重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将来用于设计建造工作的时候,也更好的能够利用好这个宝贝。

    “咱们太和了是目前全世界其中能力最大的桥式起重机,一次可以吊装两万吨的重物,在以往的传统生产中,需要将物料自下而上一点一点地叠加起来,特别是自身重量巨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上半部分的甲板,要拆分成十余个千吨左右的部件,然后再吊上去由工人在数十米高的地方进行高空作业,太和了则是改变了这一切,万余吨的部件我们都可以一次性吊装,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

    “这上万吨重的力量全靠这四根超高强度的混凝土支柱来承担!”负责人指着太和了下方红白相间的立柱讲道。

    冯晨一看到整个太和了拥有四根立柱,高低却不一样,两根高的足足有百余米的高度,负责人说有一百一十多米,旁边矮一点儿的也有八九十米,四根立柱支撑起两根用于装载吊具的巨大横梁,也就是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

    其中一根横梁本身就有四千多吨的重量,内部安装了十余台卷扬机,足以吊起万吨重的巨轮,在必要的时候,两根横梁相互配合,就可以将两万吨的重物轻而易举地提起。

    “吊车本身的重量加上工作时候需要吊装的重量,数据是非常惊人的,所以我们对整个立柱的要求也是极高,除了采用了六米厚的混凝土基础之外,对于混凝土的型号也非常严格,达到了c50,三峡大坝也只不过是c40的标准!光是立柱就消耗了一万吨的钢材!”

    说话间,起重负责人言语中的自豪油然而生。

    听到这番介绍,大家也都不由得暗自赞叹,也为当初福海集团领导们的高瞻远瞩所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