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鲸梦在线阅读 - 第95章 吊装开始

第95章 吊装开始

    相对于厚重的下船体,海龙船厂出来的上部船体才像是一位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新娘。

    此时此刻,这位美丽的新娘已经稳稳地落在了用于转运的半潜式运输船上,跟丰阳船厂一样,伴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烟花腾空而起,离开船厂的时刻即将开始。

    经历了多次的送行与迎接之后,冯晨一依旧是那么的激动,周围船厂的工人更是如此,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大家鼓足干劲,全力以赴,为了节约一天甚至几个小时的工期奋战着,最终不负众望,在时间卡点上将自己的成果奉献出来。

    在岸边送走上部船体之后,冯晨一再次出现在太和号的下方,等待着运输船的到来。

    不仅仅是冯晨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卢正涛、总经理王钧海,还有早就出院的童冠枫等等公司领导层悉数到场,鲸梦计划英雄帖的代表,还有来自首都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国内合作院校的代表,也都早早来到了现场。

    蓝鲸号不仅仅是福海集团的蓝鲸号,更是集合了国内顶尖合作厂商和学术院校的力量,共同打造出来的,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力量。

    前些日子给冯晨一这些设计工程师们进行讲解的太和号负责人,再一次站在卢正涛的身旁,向他面前的相关部委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合作方的贵宾们讲解太和号的强大作业能力。

    所有人都被这台世界起重能力最强的太和号所震撼,卢正涛脸上露出了许久没有见到的满意笑容,这段日子他一直被工期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特别是随着时间临近,参与可燃冰考察的各项日程已经全部都提上来了,甚至有些院校也已经提前做好了各项科研计划,采购各种的试验器械和物资。

    如果蓝鲸号未能够按时完成建造,不仅仅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对于国家能源安全计划的实施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现在只要蓝鲸号完成大合拢,拿下这个重要节点,他就可以稍微松口气了。

    根据早就制定好的预案,上部船体抵达之后,就可以开始蓝鲸号的合拢作业。

    这是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历史上的首创,将超过一万八千吨的海工装备结构提升四十米,放置到建造完毕的下部船体上,完成这座四万余吨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超级大合拢。

    这种合拢不仅需要提升实力上的强大力量,还需要极为细致的操控,也是考验太和号起重队伍实力的时刻。

    相对于钢铁巨靴般的蓝鲸号下部船体的到来,上部船体并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欢迎仪式,在一阵礼炮声中,半潜式运输船稳稳停靠在太和号的下方。

    不远处早就抵达的下部船体静静地等待着。

    “吊装人员登船!”

    清晨,随着蓝鲸号建造总指挥张宇杰的一声令下,数十个吊装工人快步登上了运输船,然后沿着上部船体中复杂陡峭的舷梯,成为了平台第一批作业工人。

    船体上安装了上百个吊点,每一处都是经过了精密计算,所需要承受的重量全部经过了计算机的多次模拟,从而达到整体平衡的状态。

    对于庞大的船只,大家经常用万吨巨轮来形容,而这一次太和号需要吊装重量超过一万八千吨,这相当于将两艘万吨巨轮同时吊起,还需要稳稳地放置在下方的立柱上。

    吊装这个117米长、92.7米宽的庞然大物,最终的误差不能超过厘米的级别,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数百人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伴随着太和号上卷扬机缓缓转动的声音,一根根钢缆慢慢地落下,身着灰白色工作服穿着橘色救生衣的吊装人员开始在平台上忙活着,他们所处的位置不仅仅是水面上,更是在数十米的高空,风险可想而知。

    “一号吊点准备完毕!”

    “二号吊点准备完毕!”

    伴随着一声声短促而又明确的回答声在通讯频道中响起,一个个挂钩安装到位!

    为了能够吊起如此沉重的部件,太和号启动了所有的卷扬机和吊点,两座横梁同时作业。

    相对于紧张的旁观人群和贵宾们,太和号上的工作人员倒是显得比较轻松,他们知道即便脚下的平台如此沉重,身强力壮的太和号也能够轻而易举的提起来,世界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也就只有举世无双的太和号了。

    “报告总指挥,所有吊点准备完毕,工作人员已经就位,太和号准备起吊,请指示!”对讲机中传来了起吊负责人的话音。

    坐在观礼台上的张宇杰低声跟卢正涛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郑重地下令:“起吊!”

    “各部门注意,现在开始起吊!”命令随即在所有的通讯系统内传达。

    在电脑的控制下,数十台卷扬机同时开始运转,上百根粗壮的钢缆发出了微微的声响,绷直了身躯。

    在周围上千人瞩目的眼神中,蓝鲸号的上部船体开始缓缓而动,只是这种移动是从它下方的半潜船的浮动呈现出来的。

    纵然能够承载数万吨的半潜船,面对如此沉重的货物,也不得不有所表现。

    伴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推移,半潜船终于发出了一声低沉的汽笛声,万吨重物终于离开了甲板,整个蓝鲸号上部船体已经悬挂在空中了,它需要继续向上,一直到四十米的高空才行。

    太和号的运行速度并不快,这也是为了实现所有的吊点同步提升、放下,整个运行速度只有每分钟零点二米,甚至如果不一直盯着看的话,还以为这些吊点都没有移动一样。

    四十米的行程相对于这个蜗牛一样的速度,显得非常漫长,期间还有多次的走走停停,检查各个吊点的运行。

    在海风中,已经离开海面的上部船体,依旧在不紧不慢地向上移动着,大家脸上紧张的表情慢慢地放松了。

    就在此时,对讲机中传来一声急促而又清晰的声音,“有报警信号!”

    卢正涛正跟旁边的贵宾闲聊,听到这个声音之后愣了一下,一旁的张宇杰立即拿起对讲机问道:“迅速查明原因,立即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