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网游小说 - 战死的将军回来了!在线阅读 - 第59章 善后

第59章 善后

    近两日,立行都没有去文渊书院。

    直到第三日,他脸上的伤明显好了些,柳若琴才送他去学堂。

    柳若琴牵着立行的手,走到门口,抱着他上了马车。

    立行顿时眼前一亮“婶婶”

    他这才发现,沈映月已经坐在了马车里,含笑看着他。

    沈映月温声道“今日,婶婶也一起送你去学堂,好不好”

    立行很喜欢沈映月,高兴地拍起了小手,一双眼睛亮晶晶的,主动坐到了沈映月旁边。

    马车徐徐开动。

    不多时,便赶到了文渊书院。

    下车之后,沈映月对柳若琴道“大嫂,我去见一见院士,就不送立行去里面了。”

    柳若琴笑了笑,道“好,你忙。”

    立行乖巧地同沈映月道别。

    而后,沈映月由小厮引着,来到了文渊书院的内院院士和先生们,平日都在这里办公。

    小厮道“夫人请稍等,小人这便去请白院士和郭先生。”

    沈映月微微颔首。

    这厅堂之中,挂着一副大大的牌匾。

    沈映月仰头看去,只见上面写着“有教无类。”

    书院的环境,也古朴、清幽,倒是和现代的学校,很是不同。

    就在这时,沉稳的男声自她身后响起“莫夫人。”

    沈映月缓缓回眸。

    只见白院士大步走来,他身边还跟了一位四十出头的先生这应该就是立行的老师,郭先生了。

    白院士走到沈映月面前,忙道“莫夫人请坐,来人,看茶”

    沈映月却摆摆手,道“不必客气了,我说几句话就走。”

    沈映月声音清淡,听不出一丝喜怒,倒让白院士有些紧张了。

    沈太傅是他的恩师,自己开书院的这些年,时不时还会去拜会沈太傅,请他指点一二。

    沈映月是恩师的嫡女,那自然要好好招待才是。

    白院士见沈映月看着郭先生,连忙回过神来,道“莫夫人,这位便是郭先生。”

    郭先生有些忐忑地看了沈映月一眼,道“不知莫夫人找在下,有何事”

    最近两天,不但立行没来学堂,连赵冕也没有来。

    郭先生从别处听到消息,说赵冕欺负了立行,而镇国将军府又为立行出了头。

    学生在书院内打架斗殴,身为先生,他责无旁贷。

    况且,他后来才知道那日在课堂之上,自己确实冤枉了立行。

    故而,他见到沈映月时,心中便十分不安。

    沈映月看了郭先生一眼。

    只见他穿着一袭朴素的长袍,身形微胖,胡须约莫寸长,看上去是一副标准的“先生”样,书卷气息浓厚。

    沈映月淡声开口“敢问郭先生,从教多少年了”

    郭先生愣了愣,答道“在下从教,十五年有余。”

    沈映月轻轻点头,沉声道“如此郭先生也是桃李满天下了。”

    郭先生有些不解地看着沈映月。

    沈映月说罢,看了身后的巧霜一眼。

    巧霜立即会意,将一叠白纸,呈给了郭先生。

    郭先生有些意外,他接过白纸,低头看去,眸光一滞。

    “这是立行写的”

    前几日,他在课堂之上,罚立行抄写诗文。

    沈映月道“不错,郭先生看看,可还行”

    郭先生凝神看着立行用笔虽然还不算太熟练,但上面字迹工整,没有一个墨团,可见极其用心。

    郭先生忽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误会了立行,但他却丝毫没有埋怨自己,反而听话地将诗文全部抄写完了。

    沈映月看着他的眼睛,道“课堂上的对错、是非,先生自有论断,我不便妄言。”

    “先生罚立行抄写诗文,立行已经完成了。但请先生记住,您从教多年,自是学生无数,但对于学生来说,您却是唯一的老师。您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莫大的影响。”

    郭先生怔了怔,面露惭愧。

    他轻叹一声,道“这两日,在下也反思良多,此前只顾着给孩子们传授新知,却忽略了育人的重要性夫人提醒得是。”

    沈映月点到即止,笑了笑,道“日后,立行还要麻烦郭先生,多多照顾了。”

    郭先生忙道“应该的应该的”

    白院士也听明白了沈映月的意思,不免有些内疚,道“莫夫人,这次之事,实在抱歉”

    沈映月淡淡一笑,道“白院士事务繁忙,本不该打扰你的。”

    白院士更不好意思,道“都是书院没有做好,还望夫人见谅”

    说罢,他下意识看了沈映月一眼。

    沈映月见他欲言又止,会意一笑,道“白院士放心,此等小事,我没必要同父亲说起。”

    白院士一听,随即露出了笑容,道“莫夫人放心日后,我们一定会对立行小公子多加照顾”

    沈映月心中石头落地,这才点了点头。

    “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柳若琴坐在马车之上,一直在等着沈映月。

    沈映月笑着踏上马车,道“不过几句话的功夫,说完就走了。”

    柳若琴有些不确定地看了她一眼,道“你将立行抄写的诗文给郭先生了”

    沈映月轻轻“嗯”了一声。

    柳若琴犹豫了一下,问道“你没有同他吵起来吧”

    沈映月忍俊不禁,道“大嫂,难不成我是个泼妇么”

    柳若琴一听,连忙摆手“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千万别误会”

    沈映月笑了笑“玩笑而已。”

    顿了顿,她将方才对郭先生说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柳若琴。

    柳若琴听了,露出笑容,道“还是你想得周到。”

    沈映月却道“日后,相信郭先生也会更加注意些。”

    顿了顿,她继续道“不过大嫂可有想过,让立行习武”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增强自己的力量,会让他变得更加自信,不容易被人欺负。

    “习武”

    柳若琴思索一瞬,道“这事,莫寒之前也提过,他还说要为立行找合适的师父,可惜后来便搁置了。”

    沈映月沉吟片刻,道“大嫂可有认识的师父”

    柳若琴摇摇头,道“没有。据我所知,以前来府里教习的师父,大多都是武将出身,不但会教拳脚,还会教谋略。”

    沈映月认真记下,颔首道“我知道了,下次我去找找白副将和吴副将,看看他们可有人选推荐。”

    这场风波过后,镇国将军府便回归了平静。

    但赵老夫人的心里,却留下了一个疙瘩。

    皇宫之中,慈宁殿熏香袅袅,温暖如春。

    赵老夫人坐在一侧,手里端着一杯茶,却半天也没有饮下去。

    “你是没瞧见,当时那沈映月咄咄逼人,吓得冕儿连话都不会说了这事虽然冕儿有错,但他毕竟是个孩子,何至于此”

    “况且,那莫立行也未见伤得多么严重,不过是孩子间的打架拌嘴罢了,她却给了冕儿一巴掌,小脸都打红了”

    “莫家当真是得理不饶人,沈映月这般行径,莫老夫人居然也不管,唉”

    赵老夫人絮絮叨叨地说着。

    高榻之上,一明丽华服的女子,端雅坐着。

    她明明已三十五六,但保养得当,看起来同二十岁的女子没什么区别。

    一双眼睛极其美艳,流转间仿若生光。

    太后缓缓开口,道“母亲别生气了,喝点茶,润润嗓子。”

    赵老夫人这才意识到口干,抬起手中的茶杯,饮了一口。

    太后看了赵老夫人一眼,问道“那沈氏,当真打了冕儿”

    赵老夫人将茶杯放在桌上,激动道“那还有假家丁都看见了”

    太后有些疑惑。

    她虽然没有见过沈映月,但曾经听先帝说过,沈太傅教女极严。

    太傅府有两位小姐,大小姐沈映月秀外慧中,娴雅至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如此名门淑女怎么会动手打人呢

    赵老夫人说罢,却又道“不过此事已了,不提也罢。”

    顿了顿,赵老夫人看了太后一眼,道“婉儿近日以来,你的头风可好些了”

    太后微微颔首,道“好些了,多谢母亲关怀。”

    赵老夫人笑了笑,缓缓开口“那便好你可一定要保重身子,皇上年纪还小,后宫还需你坐镇才是。”

    赵老夫人一边说着,一面打量太后的神色“对了,母亲还有一事,想与你商量。”

    太后转头,看向赵老夫人。

    赵老夫人笑容可掬,道“你弟弟勋儿,已经在中书舍人的位置上,呆了三年了这三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母亲想着,如今皇上正是用人之际,不如”

    太后的面色冷了几分,道“母亲别忘了,后宫不得干政。”

    赵老夫人面色僵了僵,勉强笑道“这哪里是政事勋儿是皇上的亲舅父,又是你的亲弟弟,母亲不过是同你聊聊家常罢了。”

    太后低头,饮了口茶,并未回应。

    赵老夫人见状,忙道“好了你不愿聊,母亲便不说了。”她连忙换了个话题,道“近日里,皇上忙不忙”

    太后淡声“麟儿一向事忙,今日,恐不能来见母亲了。”

    赵老夫人一听,面露失望。

    她随即道“罢了,那待下次再说你的寿诞也快到了,到时候咱们一家人,总是能见到的。”

    赵老夫人又坐了一会儿,但见太后始终兴致不高,便识趣地离开了。

    直到她走了之后,太后才默默叹了口气。

    “母后。”

    太后微怔,回头一看,才发现皇帝高麟,从内殿走了出来。

    太后连忙敛了敛神,道“皇儿什么时候来的”

    高麟挑了挑眉,道“就在外祖母说赵冕挨打的时候。”

    太后沉默片刻,问道“此事皇儿如何看待”

    高麟笑了笑,道“儿臣倒是觉得,赵冕那猢狲,早就该打了若不是外祖母如此宠溺,他也不至于如此无法无天。”

    太后失笑,道“皇儿这话,若是被你外祖母听见,只怕要气得晕过去。”

    母子俩相视一笑。

    笑过之后,高麟又严肃了几分,道“不过母后,外祖母已经不是第一次,向您提出舅父晋升的事了罢”

    太后面色微顿,她迟疑片刻,道“这些事母后自会处理,你不必理会。”

    太后心中清楚,自己的幼弟资质平平,实在难当大任。

    就连他现在的中书舍人一职,都是太后当年为他求来的。

    高麟却摇了摇头,道“外祖母三番五次对母后说这样的话,就是大不敬,母后为何还要见她”

    太后一愣,道“皇儿,赵家毕竟是母后的母族,怎可能不见”

    高麟有些不悦,问“外祖母在母后面前,尚且敢直言要官,难保他们在外面,不以皇亲国戚自居,趾高气扬如今局势动荡,若是节外生枝,只怕对大局不利。”

    太后秀眉微蹙,沉声道“母后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赵家的支持,对我们也很重要。”

    高麟唇角微绷,却不可否认。

    赵家是一把双刃剑。

    高麟见太后神思悠悠,便道“罢了不说这些了。”顿了顿,他淡笑道“母后的生辰快到了,这次,儿臣想为母后好好操办,让群臣携家眷道贺,热闹热闹。”

    前面三年,因为先帝殡天,于是盛典一切从简。

    到了今年,高麟便心心念念地,想为太后庆贺一番。

    太后自然欣喜,道“也好,借这个机会,正好认识认识重臣的家眷们”说罢,她又补充了一句“对了,那位打人的莫夫人,哀家倒是想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