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重活之我的新人生在线阅读 - 第四章 国库券

第四章 国库券

    汪礼霖有些担心,有些纠结。看着父母疲惫的样子,汪礼霖真的很心疼。

    农民从来都不是一个好职业,尤其是现在种田基本就是纯人力,那更累了。可是全国的农民基本上都这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至于赚钱的事情,汪礼霖这几天其实想了很多。

    可惜不记得附近有什么宝藏,也没有听说哪个贪官在藏了什么钱。最重要的是国内现在不少人下海,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打击‘投机倒把’。可是赚钱这样的事情,绝对不简单。

    没什么技术,自然也没有什么产品。更何况本钱,本钱才是最重要的。

    家里能有多少钱很难说,不过在汪礼霖看来,哪怕父母勤劳俭朴。考虑到现在全国农民很多家庭纯收入不足一千,你能指望家里能有多少存款,能有一两千就了不起了!

    虽然很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可是汪礼霖真的很想帮着家里人改善生活。他也知道,不出意外的话,小婶其实已经怀孕了,可能过两三个月就要显怀。

    到时候不管是准备超生的罚款还是说让小婶躲起来将孩子生下来,这都需要花钱。

    至于小叔家能有存款,可能会有。但是汪礼霖觉得小叔一家肯定存不下来多少钱,或许是一个超生的罚款都交不出来。现在的超生罚款可不轻,说不定就是一个农民整年的收入。

    “88年,88年干什么能赚钱?”

    躺在床上的汪礼霖自言自语,十分不确定。

    想了想有些期待的说道,“我要是有些本钱,我就去干老本行。到时候我去做肯德鸭,西式快餐现在在国内还没有市场。好像是87年第一家肯德基才进中国,尚海还没肯德基。我要是做汉堡、炸鸡,起个洋名字肯定受欢迎。”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不要说现在是1988年,就算是1998年,肯德基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奢侈品。因为以前做过西式快餐,汪礼霖也知道肯德基初入中国的盛况。

    那个时候的肯德基可以说是高档产品,哪怕是在首都,想要吃肯德基也会拍着长长的队伍。吃肯德基,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这是一个草莽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无数草根崛起。当然在这些崛起的英雄背后,也有无数人在这个年代苦苦挣扎,甚至一败涂地。

    知道现在无数的政策、制度并不完善,也知道现在国内的商业氛围不是很好,可是这也代表着机遇很多。

    “本钱少、门槛低,收益也一定要快!”汪礼霖仔细的在盘算着,感觉有些压力,“股票,我本身就不懂,牛市是什么时候……”

    想到股票这件事情,汪礼霖忽然眼前一亮,他感觉到了巨大的机遇,或许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年代才能够遇到的巨大机遇。不需要多少本钱,也不需要太多的技术。

    而且见效无比快,收益也很丰厚,只需要勤劳就好。

    号称第一股民的杨百万当年是尚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市场上炽手可热的风云人物。他发家的本钱,那就是要追溯到逐步开放证券交易。

    1988年春,国库券转让从7座城市开始试点,逐步增加到在61座城市放开,还出现了异地差价。而其中杨百万第一次来的城市,就是庐州!

    汪礼霖是一个财迷,所以他很喜欢看一些名人传记、名人访谈,哪怕知道那是一些鸡汤,也乐此不疲。所以说起来,他还真的知道不少成功人士的故事。

    国库券,就是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采用不记名形式,无须经过背书就可以转让流通。

    81年开始,国家就已经开始发行国库券了。也就是今年春天开始,国库券允许上市流通交易,但在当时只有大城市有交易点。

    国库券异地买卖会很有市场,虽然文件规定国库券不得低于面值买卖,但尚海执行政策最好,从来没有低于面值。其他的城市,或许低于面值收购。

    最重要的是国家缺钱,当时不少国库券是被摊派的。在相当一段时期里,由于其流通性不够,发行并不顺畅。不少地方政府以党性为号召,要求所有党员和公务员必须购买,有的政府和企业甚至在工资中强行摊派发放。

    说到底就是国库券在一些人看来就是废纸,哪怕面值是100,可是没法子花出去。所以干脆点,哪怕受点损失也不要紧,变现80也能接受,甚至更少也行。起码到时候拿到手的是钱,而不是不知道该怎么用的国库券。

    对汪礼霖来说,这会是一个机会。

    越想越觉得激动,国库券异地倒卖门槛真的会很低。只需要一趟趟的往返庐州、尚海,虽然累是累了一些,但是赚钱啊!

    哪怕现在有一些人意识到这些,可是真正做的人很少,要不然也不会是杨百万靠着异地倒卖赚了据说上百万。甚至一些大佬们玩的很大,那时候就是列车押送,几百万的生意!

    汪礼霖没打算当个大佬,出风头的事情还是不要做。闷声发大财,这才是最重要的。

    “钱,我现在在哪去弄钱?”汪礼霖心里无比激动,可是也有些担心,“我现在连去庐州的车票钱都没有,收国库券的钱也没有。”

    没钱,哪怕知道了一个发大财的机会,可是没本钱啊!

    慢慢的,汪礼霖觉得自己只能赌一把了。虽然不希望父母再伤心、失望,可是有些时候真的没办法当一个乖孩子,因为他知道父母不可能将家里的钱拿出来给他当本钱。

    小湾村这边还算是民风淳朴,这样的淳朴是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小偷小摸的事情,谁家丢只鸡基本上全村瞬间传遍。如果来了一个陌生的人,大家也会比较注意。

    父母出门了,汪礼霖立刻小心的去父母的房间,打开那个有着十几年历史的大木箱。他知道父母将钱藏在哪里,肯定是不会存银行的。因为离小湾村太远,去存个钱太不方便。

    看了看手里的八百多元钱,汪礼霖咬了咬牙。

    写了张纸条,免得父母发现后着急。当然汪礼霖也很清楚,哪怕没看到这张纸条,回来之后坦白从宽也会让父母生气。但是真的没办法,暂时只能这么做了。

    “小洵,爸妈回来你跟爸妈说一声,就说我出去玩了,可能两三天才回来。”

    汪礼洵答应一声,也没有觉得意外。说到底就是农村很多的孩子都是放养的,尤其是十多岁的孩子,跑去串门这件事情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土路才到了镇里,直奔邮政所。

    “阿姨,你们这边有没有国库券?”

    职员大妈一愣,没好气的问道,“你要国库券干什么?”

    “支持国家建设,我爸妈让我买点国库券。”当个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汪礼霖知道这个年代这样的回答没问题,“阿姨,我可以买一点吗?”

    大妈更加没好气了,那些国库券就是一些废纸,说是发了工资,可是没办法用!拿在手里就窝火,又没办法扔。

    “你要多少?”虽然窝火,可是大妈眼前一亮觉得这是哥机会,“我手里有点,你要是愿意要的话我就给卖给你几张。”

    脸嫩就是这点好,可以有着一些欺骗性,“阿姨,你可以便宜点卖给我吗?”

    不耐烦是真的,现在的这些公务员、企业员工,脾气基本都不是很好。

    “你要多少?便宜肯定没办法便宜,都是国家规定的!”

    当我傻呢,不过汪礼霖表情很无辜,“可是我爸说国库券没办法流通,买一点就是支持国家建设。”

    邮政大妈没办法了,遇到‘行家’了,“那你说给个什么价格?”

    “一百的抵七十,那就要六百块钱的。”汪礼霖也不是很懂行情,不过也考虑过这些事情,“要是太贵了就不买。”

    邮政大妈不高兴了,指着邮政所门口说道,“门在那呢!从哪来的去哪!一百抵七十,做你的白日梦!”

    汪礼霖脸皮厚,当然表现出来的肯定不是这样一副样子,所以乖乖转身……

    “哎,回来。一百抵九十五,我给你拿点!”

    汪礼霖心里高兴,当然也知道这是邮政大妈在蒙他呢,这是在讨价还价。

    “不行,只能七十!”

    邮政大妈更不高兴了,那可是抵工资的。不过想想看也无奈,国库券可没办法拿出去花掉。所以损失点就损失点,折现很重要。

    “八十八……”

    “阿姨,最多最多七十三!”

    终于搞定了,当然不只是这一个邮政大妈能拿出来八百面值的国库券,是好几个邮政所的职工凑出来的。

    带着1030面值的国库券,汪礼霖搭上中巴,几毛钱的车费就能到庐州。当然这样的中巴车一天才两趟,而且速度很慢。短短的一百公里,需要花两个多小时。不要说中巴车慢了,就算是火车也很慢。

    心里也有些紧张,他知道成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