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我全家都穿越了在线阅读 - 第146章 钱氏换粮

第146章 钱氏换粮

    由于赵年才和赵年富都归家了,老房子的人便搬回去住了,这扫盲计划就又暂停了。

    赵景月抄完了从里正那里借来的书,兴致也暂时过了,不追着尚泽问了。

    之后的几日两家各过各的,日子显得不那么热闹了。再加上自从赵年才回来之后,就只有第二天一起吃了饭,赵景月觉着,上元节这日,怎么也得一起过才成。

    李氏和她想到一堆了,还不等她去告知老房子的人,春燕就跑腿来递话了:“阿奶说,明儿个早点起,来家里吃汤圆!”

    “那直接来咱这儿吃呗。”赵景月回。

    老房子的堂屋不够大,桌子也小了些,这么多人一挤,每次徐氏和李氏都最后上桌吃饭。

    再说了,包汤圆这事儿,得大伙一起忙活才热闹,老房子的灶房也站不下这么多人,最后又全沦为徐氏和春燕的活儿了。

    最重要的一点,赵景月喜欢吃黑芝麻的。黑芝麻贵啊,还得放些糖拌一点猪肉,她怕李氏不舍得包馅料,别一口咬下去全是皮,吃不到馅儿。

    “那我回去咋给阿奶说啊?”春燕本来是邀请人的,结果现在反被邀请了。

    “你就说,吃完了打麻将!”别人她不敢保证,赵阿爷肯定会带头说来的。

    这么多天过去了,赵阿爷都没摸麻将了,难道不想吗?

    这丫头就是鬼点子多,果真被她猜准了。

    李氏原本还在犹豫呢,赵阿爷便带头同意了。反正徐氏和赵年富是在哪里吃都成,三个人都同意的人转头一起看向李氏。

    李氏转念一想,一家人在哪儿吃不一样,便也应了:“成成,明儿个去他们那儿。”

    赵景月蹦蹦跳跳地去辣椒地里看看辣椒,赵年才回来了,她也有心情琢磨这些了。

    去的时候,方海正在施肥。

    赵景月一边捏着鼻子挡味,一边捧起一颗青辣椒端详。

    “真不错啊!”

    这一片全是小米辣,再有个半个月左右就能红了。

    到时候禁令也解除了,可以大吃特吃了!

    溜达了一圈,她又回来了。

    正好郑芳弄了些炭准备提到堂屋。

    她喊了一句郑芳:“郑婶,明儿个早上我阿爷阿奶他们来要吃汤圆,多准备点糯米粉啊!”

    郑芳停下步子:“翠妞小姐,家里没有糯米粉了。”

    “啊?”

    赵景月是真没料到,囤粮的时候啥都考虑了,就是没买糯米粉,这邀请的话都说出去了,总不能再撤回了吧。

    堂屋里头的赵年才听着了,边往外走,边扯着嗓子喊了一句:“去你阿奶那儿拿点不就成了。”

    “那我现在过去拿点。”赵景月转身,看了看院子里,“狗蛋呢?”

    狗蛋也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的,一溜烟地跑到了她跟前。

    “走!”

    走到老房子,赵景月不好意思地和李氏开口,说拿点糯米粉回去。

    “你这丫头,没糯米粉还喊去你们那儿吃汤圆!”李氏骂骂咧咧地念叨着,然后又拽了下徐氏,“给她拿点糯米粉来。”

    赵景月不顾李氏前半句话,冲着徐氏喊道:“大伯娘多拿些,人多!”

    徐氏也不敢做主拿太多,回头看了眼李氏。

    “拿一半给她。”

    这一半还真是不少,赵景月空着手来的,提都提不动,最后还是李氏找了个小背篓给她,这才勉强背着回去了。

    赵景月悔啊,早知道就带方家玉或是尚泽来了,带着狗蛋又不能帮忙背,还一个劲儿地往前冲,冲一段距离就回头瞅她一眼。

    “别催!我也想快点!”这背篓压得赵景月背都直不起来。

    终于能看着家了,她三两步跑到了院门前,将背篓卸在了地上。

    “哎哟,累死我了。”赵景月歇口气,准备进院喊人来拿,抬头就看见了钱氏在不远处踱步,面色愁容。

    她捏了捏肩膀,晃动着身子就朝着钱氏喊道:“钱婶,这是在干啥呢?”

    钱氏像是没想到有人在外面,愣了下神,接着缓步朝赵景月走来。

    “翠妞啊,你爹娘在家不?”

    “在呢,有事进去说呐!”赵景月打开院门,示意钱氏进院。

    院里没有人,赵景月扯开嗓子喊:“家玉哥,方叔,尚……”泽字还没喊出口呢,尚泽就从堂屋走出来了。

    “都在辣椒地里。”

    赵景月忙活忘了,自己明明还去地里走了一趟的。

    “那你快来帮我把这背篓弄灶房进去,太重了。”赵景月指挥完回头看向站在一旁有些局促的钱氏,“钱婶咋不进来啊,来,进屋说话。”

    在赵景月再次邀请下,钱氏踌躇半晌,最终跟着她进去了。

    赵景月将钱氏带进了堂屋,孙英正在里面坐着,像是在做小娃的鞋子。

    “大牛他娘来啦,快坐快坐。”

    孙英正欲起身招呼人,钱氏就抬手示意她别起来:“你坐你坐,我,我是……”

    钱氏说话吞吞吐吐的,赵景月在一旁听得眉头紧蹙,是有什么难以言语表述的事,“我”了半天也没说出话来。

    “钱婶您坐下说。”赵景月扶着钱氏坐在了孙英的旁边,接着提着茶壶倒了杯茶,“您喝茶,慢慢说。”

    孙英也看出了她面露难意,将茶杯推到了钱氏面前:“对,喝口茶再说。”

    钱氏摆摆手:“我不喝,我就是……想找你们换点粮。”

    钱氏磕磕绊绊地将事情说出来了。

    年前的事儿闹得突然,也不是所有人家里都囤了粮。虽说那时秋收没过多久,但这里的人习惯将粮食送到镇上粮铺去卖了,换些银子买点粗粮存在家里。

    钱氏和赵立根家里人口少,一次买的粗粮也就少了许多。

    过年的时候就差不多是家里最后的粮食了,这几日钱氏也去找了赵立根的几个兄弟借粮,但都说家里余粮不多,只给了他们少许,加起来就两斤不到的粗粮。

    镇上的粮铺也都还没开门,钱氏现在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看着院里养的那些鸭子,她就想到了用鸭子换粮食,所以在院外踌躇了许久。

    孙英抬眼看向赵景月,家里的粮食有多少她不是很清楚,平日里都是赵景月查看地窖里的东西。

    赵景月思考片刻,虽说钱氏和赵立根两人都是老实人,但为了不让外人知道他们还有许多存量,她决定还是不要露富:“钱婶,我们家里人多,也匀不了多少给您。糙面比栗米多一点,先给您十斤,然后要一只鸭子,成不?”

    “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