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科幻小说 - 三界大天师在线阅读 - 第十章 五雷正法 天尊法相

第十章 五雷正法 天尊法相

    是夜,一轮明月高悬。

    观中一石一木、一砖一瓦宛若覆盖了一层银霜。

    正殿中老君塑像隐在黑暗之中,宛若游离于混沌之外。

    香案上莲花灯盏散发出一团圆光。

    张牧之、长明仙子二人皆面容肃穆,相对而坐。

    张牧之默念静心、净口、净身三大神咒数遍之后,长明仙子才开始讲解修真之要。

    “雷霆者,乃阴阳之枢机,号令万物之根本。”

    “自祖天师立道,我正一道士行雷法,多以符法召请雷部诸神,而后诸神发雷,灭妖荡魔无有不利者。”

    张牧之点头,示意了然:“雷霆威能浩大,非凡人可以掌控,稍有不慎便折损自身。”

    长明仙子道:“至宋时,有王文卿、林怀素等修道之人,参考我派符箓发雷之法,借天人感应之理创出以人身施展雷霆之术,自此雷法大兴。”

    “只是人行雷法,以抠齿为天鼓,化目光为电光,念动发雷,虽也能应验,其威能却远逊于雷部诸神之雷。”

    “虚靖天师乃天人之姿,博采诸家之长,将天人感应之论、内丹修行之理、符箓招神之术融汇一炉,所创天心五雷正法,威能直追雷部诸神,远超神霄、上清等诸派雷法。”

    “天心五雷正法,既能增益性命以求长生,又能护道炼魔、呼风唤雨,修成高深境界,己身阳神便是雷神!”

    “故而自虚靖天师之后,这天心五雷正法便是我天师府根本法门,非承袭道统之人不可传授!”

    张牧之心中喜悦,开口道:“正要师姐传授此上乘妙法!”

    长明仙子点头,接着说道:

    “修持此法,首先要观想雷祖,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借助天尊伟力收束念头,压服诸般魔障,而后使三魂七魄混同一处,衍生阴神。”

    “其次有吐纳之功,吸纳天地灵气并日月精华归入自身,而后吐出自身浊气,即为吐故纳新!”

    “还要有行气之功,使纳入自身的天地灵气随血脉而动,衍生真气,走十二正经,运行周天,上至泥丸而润泽元神,下至五脏而养育五气,而后归于丹田气海,周而复始。”

    长明仙子讲到此处,微微停顿,见张牧之听得明白,便将吐纳之术和运气法门细细言说。

    大体是如何吞吐呼吸,如何静坐运转体内真气在经脉中游走,如何上下运行周天,如何内练五脏等等,此处不再一一叙述。

    张牧之仔细聆听,有不懂的地方便细细询问,然后逐一默记于心。

    长明仙子讲完,又让张牧之复述了一遍,确认没有疏漏之处才算放心,又接着叮嘱道:

    “吐纳、行气二法乃是锤炼肉身,孕化真气的修行,而观想之法,则是斩去杂念、凝练元神的修行,二者并行是为性命双修!”

    “性命双修,若道之阴阳相依,肉身真气能衍生法力,养育元神;同样元神凝练,也能反哺肉身,如此内外一体,才是天仙正道!”

    原本在末法之世时,这些道理师父都讲过。

    只是彼时天地灵气污浊,修行不易,六十三代天师自家修为境界不深,许多问题不如长明仙子讲解的细致。

    故而张牧之听长明仙子传道,顿生恍然大悟之感。

    长明仙子讲解完吐纳、行气之法,又反过头来传授观想之道。

    “观想不是静坐空想,亦非入定冥想,而是处于似定非定之中,一神游离与外,一神谨守于内,空空明明,于识海中映照天尊法相。”

    “所谓识海,不在心窍之间,不在泥丸宫中,只是魂魄真灵的一种虚幻之念。”

    “所观想的天尊法相,并非泥胎神像,亦非笔墨画像,而是诸神寄托在大道之中的法身道像!”

    张牧之听得云里雾里,只好道:“师姐所言太过玄奥,我不太明白,可否解说一二?”

    长明仙子道:“此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如何用言语解说?”

    张牧之不禁呆滞:“这……师弟如何意会……师姐莫非是戏耍于我?”

    长明仙子轻笑:“哪个戏耍与你?你且闭目静坐,平复心境,我助你开辟识海。”

    张牧之于是闭上眼睛,静坐在蒲团上,初始时心绪散乱,诸多杂念此起彼伏。

    眼前一片昏暗,却又非完全漆黑,好似黑暗之中又有各色散乱杂光四处游离,细细探寻又找不到光在何处。

    张牧之便在心中默念清静经,渐渐地诸念不起,呼吸变得平缓悠长,眼前杂光逐渐消失,只剩下一片空濛的混沌。

    长明仙子手中捏个法诀,然后拇指、食指上便亮起一点清光,大如黄豆,口中道:“来了!”说着手指点在张牧之眉心,那点光芒一闪便消失不见。

    张牧之眼前昏暗,突然听到一声雷响,也不知是响在耳边,还是响在心底。

    有一道雷光爆开,震破了眼前的混沌,而后轻者上浮,浊者下沉,犹如开天辟地。

    时间好似过了一瞬,又好似过了千万年之久。

    被雷光炸破的混沌平复,心念之中察觉到“我”在,却又不知具体在何处,只是能“看到”身下是一片辽阔无际大海,海面平静,波澜不兴。

    张牧之顿时明白,这就是道家所说“识海”了!

    识海上空依稀可见一团光明,光明中有一神人端坐,正是雷祖法相。

    雷祖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祂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只是张牧之识海中的法相和平日里雷祖庙中那穿道袍,持如意,坐墨麒麟的神象不同,似乎是个着金甲、持金鞭、捏法印的形象,赤足端坐于混沌之中。

    雷祖法相高悬,似被薄雾遮蔽,朦朦胧胧看不清楚,却又散发出无量华光,照彻整个识海,压服诸般杂念,正所谓“诸念不生,唯道永存”。

    张牧之心中明了,在这识海之中,道即是我,我既是道,本无分别。

    此情此景,正如长明仙子所说,真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不知过了多久,张牧之醒了过来,想要张口向长明仙子诉说自家体会。

    长明仙子却摆摆手说道:“莫要言语,这识海开辟,個人境遇皆有不同,诉说与旁人,旁人俱不能领会,玄而又玄,正是说得此处!”

    长明仙子又说:“观想修行,便是借假修真,将诸般杂念都压服,坚定道心!所以才能使三魂七魄归于一处,只剩一个“我”在!这个‘我’便是元神!”

    “人身自成阴阳,其中肉身气血为阳,三魂七魄为阴,所以元神出生,便是阴性,又称阴神”

    “阴神成就,便可夜游,吸纳周天星辰和太阴月华之气凝练自身,待到阴极阳生,阴神中孕育出一点阳火,便能以此为种子,吸纳天地阳气,逐渐焚去阴渣,而成阳神”

    “肉身吐纳、行气点化五脏,孕育五行真气,五行真气受元神反哺,便可随心而动,虚空御物,是为法力。”

    “修成法力之后,便可在五脏穴窍之中描绘符箓召请五方雷帝法意入体,凝成雷帝法相。”

    “如此自家法力便有雷霆之威,无需借助雷部诸神便可呼风唤雨,荡魔驱邪。”

    “五脏之中五方雷帝法相全部凝结完成,而后再借雷祖法相之力将五方雷帝法相全部炼化为五枚先天雷符。”

    “再把五枚先天雷符同元神混炼一处,不分彼此,这便是道家所说五气朝元的境界!”

    “阳神练成,肉身修炼到了五气朝元之境,而后再把元神、肉身混炼成一团,便是天仙道果。”

    天仙道果,乃是修道人所能成就的最上乘道果,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更能化身亿万,遨游大千,跳出诸般劫数,长存不灭。

    张牧之听到此处,顿觉豁然开朗,前路已明,虽万里征程只走了一步,心中生却出欢喜之意,同时心中对虚靖天师生出一种倾佩之情。

    修道之人,对上界诸神无不心怀崇敬,而虚靖天师居然以大法力炼化雷帝法相为先天雷符!

    此举虽不是真个灭杀雷神,却也是胆大包天,豪气干云。

    张牧之喃喃道:“虚靖天师真个是心怀天地,我辈不能及也!”

    长明仙子呵呵一笑:“这算什么?虚靖天师后来已经将九天应元普化天尊法相炼化成先天符文,差遣雷部诸神便如自家晚辈!”

    “你以为典籍记载虚靖天师‘役使雷霆,如用奴隶,斩妖逐祟,随手斯应’是吹捧之言?”

    张牧之心中震惊,久久不能言语。

    “难怪此法只有历代天师能够修持,若外传出去,凡人操持雷神权柄,岂不是要三界大乱?”

    长明仙子却道:“其余天师没我相助,断不能观想天尊法相,至多观想五方雷帝之一。”

    “如此类推,那五脏之中只能接引各雷部元帅法意,便不会有此威能了。”

    张牧之又问:“此法岂不是在掠夺雷神权柄?天尊岂能同意?”

    长明仙子哈哈大笑:“你这是什么傻问题?天尊乃万雷之祖,实为大道之中雷霆真意显化,自然有包容诸天万界的心胸,岂会如凡人一般贪恋权力?”

    “历代天师飞升之后,也多往雷部供职,这便相当于壮大自家实力,天尊为何不同意?”

    张牧之想到自家道箓中所领职司:“神霄玉枢伏魔使判雷霆都司事”确实是分属于雷部治下。

    长明仙子传道,说到此处,便不再讲,闭目端坐,好似云游天外

    张牧之知晓,剩下的便看自己如何苦修了,于是在蒲团上躬身拜谢。

    长明仙子道:“此时正是采食紫气的时候,你去吧!”

    张牧之再拜,站起身来,朝老君像躬身行礼,而后出了大殿。

    天际已经开始发白,晨雾随风弥散。

    张牧之长吁了一口气后,在门口驻足,又忍不住回头看去。

    殿中长明仙子的身影已经不在了,地上只有两个蒲团。

    岸上香炉里青烟袅袅,莲花灯盏光明依旧。

    太上道祖塑像高坐云床,面容看不真切,如同大道悬于天外,莫可言说。